一、论坛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光华青年学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学校“主动觅才、精准选才”的重要品牌活动,自201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七届,吸引3000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报名。本届论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中央、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学校“大人才战略”,聚焦延揽海内外优秀青年英才,为 学校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上海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做出贡献。 二、物理学分论坛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第八届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物理学分论坛计划于2024年1月上旬举行,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物理分论坛由物理学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和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筹)共同承办。 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报名参会! 三、申请条件 青年人才: 1)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 3)学术思想活跃,可独立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在其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并取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发展潜力俱佳,符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基本条件。 四、申请方式 请于2023年12月17日前,发送您的个人详细简历(包括学历背景、科研成果及研究计划、发表文章列表等)至申请单位: ● 物理学系:yangxl1989@fudan.edu.cn; ●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jiawei@fudan.edu.cn; ● 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yanyy@fudan.edu.cn; ● 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cpslab@fudan.edu.cn; ● 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筹):yangqiqi@fudan.edu.cn。 各单位将分别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后,于2023年12月底通过邮件向审核通过人员发送邀请函。 五、联系我们 物理分论坛 联系人/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网址 物理学系 杨老师 yangxl1989@fudan.edu.cn +86-21-31242360 http:/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韦老师 jiawei@fudan.edu.cn +86-21-31244480 https://surface.fudan.edu.cn/main.htm 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 严老师 yanyy@fudan.edu.cn +86-21-31244236 https://inqc.fudan.edu.cn/ 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 崔老师 cpslab@fudan.edu.cn +86-21-31245515 www.cps.fudan.edu.cn 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筹) 杨老师 yangqiqi@fudan.edu.cn 021-31242720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现为物理学国家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第四次学科评估A类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下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负责管理运行校级微纳加工平台。 至2023年11月,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共有教职工119人,包括教授71人、副教授17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兼职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4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9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1人。有多名教授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国际物理学重要奖励。有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作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多本教材获得国家奖项。 承担了诸多国家级研究项目。自2015年以来,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了80余篇论文,累计在物理学顶级杂志Phys.Rev.Lett.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年来获得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2015,2019)等诸多国家级和部委的科研奖项。 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00人、研究生约90名。建系以来,累计培养学生一万余名(其中本专科毕业生8000余人,硕士生1000余人,博士生1000余人)。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有近30位系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湾校区新物理楼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Fudan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of Fudan University has grown out of a long and distinguished tradition. In 1952,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was founded after unifying physics departments of 8 universities in East China, including Fudan University, Jiaotong University, Tongji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Hujiang University, and Datong University. The earlier faculty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including Fushan Wang, Tongqing Zhou, Hefu Lu, Xide Xie, and Shixun Zhou, set high standards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heir successors to meet and surpass these high standards have led to the department becoming one of the top centers for physic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hina and East Asia.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cludes 5 subsidiary disciplines: theoretical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optics, atomic/molecular/optical physics,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Fudan Physics has 3 state-funded key labs, including on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Surface Physics and two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ies for Computational Physical Sciences, Micro- and Nanophotonics. There are a total of 119 faculty members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including over 30 excellent young faculties recruited over the past 5 years as the result of a strategic fast expansion period. To date, more than 10,000 students have graduated from Fudan Physics. Many of them have gone on to be recognized for their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Among them, over 30 graduates have been elected as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member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goal of the Fudan Physics is to develop into one of the leading Physics departments, for bo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o achieve this goal, Fudan physics will continue its success in recruiting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physicists, developing strong and balanced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all of the 5 sub-disciplines of physics, and by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atmosphere for faculty members to carry out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he completion of a new Physics Building in 2017 with 270,000 square feet of office and lab space and a 10,000 square feet nanofabrication clean is an excellent indicator of, Fudan Physics commitment to pursue groundbreakin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generate new 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ies,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produce graduates with real-world experience in a state-of-the-art research environment that will allow them to smoothly transit to top graduate programs or directly to modern industrial facilities.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亲自倡导建立的实验室,于1989年底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专家论证,1990年开始筹建,1992年12月底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在历年来参加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被评为良好,2015年进入前30%冲优行列。 实验室以表界面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在凝聚态物理、光物理、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的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及中远期应用研究。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围绕新型半导体、磁性、关联体系、人工超构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未来应用设立主要研究方向,将实验室建成本领域国际顶级的前沿科研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新技术发展基地、应对国家重大需求基地。 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谢希德院士,首任实验室主任为王迅院士。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薛其坤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沈健教授。实验室集结了表面物理研究领域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70名研究人员中,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和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万人5人,长江特聘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在相关的前沿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代表了中国表面科学的最高发展水平,在国际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和话语权。 实验室成员近五年(2017-2021)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包括: 国家973计划:项目负责1人次,课题负责2人次,参与6人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3人次,课题负责14人次,参与11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项目负责1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负责2人次,参与2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负责7人次,参与3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负责5人次;课题负责1人次,参与2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负责7人次,课题负责1人次,参与5人次;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3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负责2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5人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71人次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负责2人次。 实验室历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项,分别是“硅基低维结构材料研制和新型器件制备”(2002年) 、“金笼子与外场下纳米结构转变的研究”(2012年) 、“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2015年) 、和“超构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2019年)。近五年,实验室在表面物理相关的前沿基础研究方面成果尤其突出,2017-2021年的五年间以第一单位发表了Nature 8篇,Science 4篇,Nature子刊54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6篇。 实验室现有面积7264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19585万元,加强仪器自主研发,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仪器与重大科学设施实验平台,满足薄膜及晶体生长、结构与表面分析、物性测量、光源、光谱仪、微纳加工、低温与制冷等方面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原则统一管理,为实验室开展重大科学前沿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强大实验手段。 实验室以学术为导向,管理加强透明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 l 合作:自主课题、小团队项目 l 梯队:希德博士后、优秀研究生奖励 l 交流:高访学者、开放课题、联合实验室 l 保障:阳光基金、表面商店、测试平台 实验室建立了一种学术上完全平等、相互独立而又广泛联系与紧密合作的机制,形成了思想自由、学术民主、团结合作、相互鼓励的学术氛围,所有成员都有最大的学术发展空间,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调动。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精英汇聚、源头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培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性的研发平台。研究院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围绕量子器件和量子计算等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和产业领袖,为我国在未来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奠定基础。 研究院目前拥有一个净化面积500平方米的微纳加工和器件公共实验室。研究院积极组织并参与了上海期智中心的筹建工作,将和期智研究院共同致力于以计算科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利用相关交叉学科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科研平台。研究院联合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光检测与光集成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围绕微纳制程光学量测技术,在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前沿科学和市场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探索性、实用性研究。此外,研究院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紧密合作,开展基于低维量子磁性材料的新型量子器件构筑方面的研究。 研究院目前有全职科研人员11名,双聘科研人员22名,全职技术支撑人员2名,全职行政人员2名。未来,研究院拟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约100名左右的人员规模,其中有编制的专职量子方向的研究人员50名,双聘研究人员25名,专职技术支撑人员20名。 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简介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是在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高端计算中心基础上于2021年1月成立,整合了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在计算物质科学方面的研究力量和计算资源,致力于解决当前计算物质科学中大体系、长时间尺度的模拟,使役条件下的器件模拟,以及独立自主软件开发等核心问题,拟推动计算凝聚态物理、计算化学、计算材料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建有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高端计算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目前,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有教职工1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获得者2人,科技部973 (含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人。有多名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中任职并获得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重要奖励。 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筹) 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是依托物理系筹建的学科先导培优型实体运行科研机构。中心依托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在量子物质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优势地位,专注于凝聚态物理、微纳电子学、量子材料、量子计算、量子调控等领域理论和计算研究的关键概念和基础科学问题,旨在推动这些学科方向的交叉创新和融合发展。中心将充分发挥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在上述领域已形成的交叉融合和方向聚焦的优势,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团队,培育一批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形成一个面向国家量子科学与技术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准协同创新平台和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满足国家量子科学与技术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同时中心对上海市国家实验室和科创中心的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学科交叉、科普交流提供开放的互动平台。中心即将建成一个包含300计算节点,超过15000核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为理论和计算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中心目前已有全职科研人员4人,其中包括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国家级青年人才,以及2名全职行政人员。未来,中心拟用3年-5年时间建成一支包含15名专职研究人员的科研队伍,力争成为国际广泛认可的、国内同行公认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中心。 Introduction to Forum Guanghua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is an important brand event aiming at positive and precise talent recruitment. Since 2016, it has been held for seven consecutive years, attracting more than 3,000 outstanding young talents from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further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new ideas,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n talent work in the new era,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Conference on Talent Work, in the hope of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the opening of the talent sector, the recruitment of internationally-competitive young talents, and the gathering of a group of future leade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Forum of Physics Sub-Forum of Physics is co-hosted by Department of Phys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rface Physics, Institute for Nanoelectronic devices and Quantum computing,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Physical Scienc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Sub-Forum of Physics will be held on Jan, 2024.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aculties 1. Age below 38; 2. Ph. D. holders; 3. Hav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great potentials in specific research area. Application Procedure 1. 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materials to each department before Dec. 17, 2023. ● Department of Physics:yangxl1989@fudan.edu.cn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rface Physics:jiawei@fudan.edu.cn ● Institute for Nanoelectronic devices and Quantum computing:yanyy@fudan.edu.cn ●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Physical Sciences:cpslab@fudan.edu.cn ●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yangqiqi@fudan.edu.cn 2.Qualified applicants will receive official invitation letter via E-mail at the end of Dec, 2023,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rum. Contact Us Sub-Forum of Physics Contacts/Tel Email/Website Department of Physics Ms.Yang yangxl1989@fudan.edu.cn +86-21-31242360 http:/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rface Physics Ms.Wei jiawei@fudan.edu.cn +86-21-31244480 https://surface.fudan.edu.cn/main.htm Institute for Nanoelectronic Devices and Quantum Computing Ms.Yan yanyy@fudan.edu.cn +86-21-31244236 https://inqc.fudan.edu.cn/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Physical Sciences Ms.Cui cpslab@fudan.edu.cn +86-21-31245515 www.cps.fudan.edu.cn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Ms.Yang yangqiqi@fudan.edu.cn +86-21-31242720